「职业规划」对研究生课题不是很感兴趣要怎么办?
随着就业形势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双非类高校毕业的本科生被迫选择了考研。
然而目前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大多数人选择考研并非是对于科研有多大的兴趣甚至根本对所谓的科研一无所知,那么成为研究生以后,这些人大概率会出现对导师所分配的课题不感兴趣的情况,并且这个问题绝非是通过简单的更换课题就可以解决的。
当我们面对自己对研究的课题不是很感兴趣的事实时,是选择强迫自己喜欢上它,还是另辟蹊径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并使之成为自己的特有优势呢?
我想通过身边一个同学的真实事例来供大家参考。
该同学本科是西安科技大学(双非),通过考研考入北京某211重点高校,研究生期间的课题为化工过程流程模拟方向。
他和很多通过考研来到这所学校的人一样,对自己的课题并不是很感兴趣,但他的选择似乎让很多人难以理解。
他除了完成导师分配给他的必要任务外,成为了很多人眼里羡慕却不敢模仿的宅男。
他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宿舍玩着各种游戏,玩的最多的比如绝地求生(吃鸡)、梦幻西游、大话西游2、王者荣耀等等,有时候玩的入迷的时候甚至吃饭都需要室友帮他带到宿舍,而这样“不学无术、离经叛道”的行为却贯穿了他整个的研究生生涯。
由于他给予别人的颓废形象,并且性格沉默寡言,很多人虽然表面不说,但都敬而远之,认为他如果按照目前的状态长期发展下去,不仅仅很难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甚至就连毕业都会成为一个难题。
这种看法一直持续到秋招。
有一天我从他室友那里意外得知他拿到了网易公司的offer,起薪26W+,岗位是游戏测试工程师。
这个消息让大家感到十分惊讶,因为就我们学校毕业生的普遍情况而言,薪酬基本在12W-15W左右,而且大多属于制造业,工作环境相对较差。
虽然转行到互联网行业可能会有所改善,但谁都清楚这样做除了可能会令自己七年所学的专业知识付诸东流外,其难度也并非一般人可以做到。
出于强烈的好奇心理,我去向他寻求答案。
他告诉我接触到科研不久,他就认识到自己对科研根本毫无兴趣,那些复杂的流程图无法激起他深入探索的欲望。
于是他便开始了解学校对一般毕业生的毕业要求,得知他只需获取一项专利的申请号(无需专利授权)后,就可以达到学校的最低要求从而顺利毕业。
他没有向导师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在他看来老师是不会同意他这种无理要求的,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潜心科研,最好可以在知名期刊上发表一篇高影响因子的学术论文。
然而,对于缺乏科研兴趣从而不打算读博深造的一般学生而言,他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一味地强制让他们深入研究自己不感兴趣的方向不仅效果不好,而且可能会耽误他们为形成自己就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做的相关准备。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他决定在确保达到学校最低要求的前提下,开始将更多的经历放到游戏上,而不去盲目追求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在他看来游戏是他唯一感兴趣的事情,然而仅凭兴趣是不够的。
正是由于他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从未放弃过对于编程和软件的学习。
针对在游戏中遇到的BUG,细节优化或者渲染不到位的地方他都会记录下来,并尝试自己写程序进行优化和加强。
他甚至由于部分游戏里面的限制而开发出了第三方软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外挂)以提升游戏体验。
而这些却是别人根本不可能注意到的。
目前高校的研究生仍旧不断扩招,受到今年疫情的影响,就业形势会更加严峻。
基于提高就业竞争力的考研初衷本就无可厚非,大多数人从一开始就不确定自己是否对科研真的感兴趣,况且很多事情可能真的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会知道。
但当我们开始研究生生涯却发现科研并非当时我们当时所想象的那样时,应当扪心自问自己是否真的对科研感兴趣。
如果已经对科研有一定的了解,并认识到自己只是为了提高学历且以后不会从事研发类的工作,却始终举棋不定、犹豫不决,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识和规划,这样可能会让你错过对自己增值成长的最好时机。
结果可能会出现既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又没有任何自己区别于他人的优势和长处,最终就会在求职过程中处处被动,难以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然而讽刺的是,这样的例子却在现实中屡见不鲜。
相反,如果在入门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不是很感兴趣且没有读博深造的打算时,应尽早做决定,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努力使它成为自己的核心就业竞争力,这样才可以在找工作时游刃有余。